如果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歡迎來信詢問喔~ 下載Q&A電子書
(ver. 2010.04.20) 
   
于國華/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祕書長

數字會說話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2009年底,進行一項大規模的「表演藝術消費調查」,此次調查除了問卷,也加入企業常用的「焦點訪談」,將表演藝術消費者區分為高度參與者、輕度參與者、潛在參與者和非參與者四種等級,分別邀請座談。這些尚未公布的數字和訪談內容,指出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根據《表演藝術產業調查研究》資料,2005年曾經欣賞表演藝術節目的人口,占受訪者36.73%;1 這次(2009年)調查「過去一年曾經欣賞表演藝術節目」人口,占受訪者比例為30.2%,略低於2005年的調查。另外,《文化統計2005-2006》在2006年12月的調查,受訪者過去一年平均欣賞音樂0.4次、戲劇0.3次、舞蹈0.3次;2 如果換算成「曾經參與一次」的人口比例,大約也是30%至40%之間,但考量部分觀眾每年參與不只一次,實際曾經欣賞表演藝術的人口比例應在30%左右

在30%每年至少一次欣賞表演藝術的受訪者中,約有半數最近一次觀賞的表演藝術為免費演出;也就是,如果只考慮過去一年至少一次買票欣賞演出的觀眾,便只剩約15%左右。無論如何,這30%的受訪者仍可視為表演藝術團隊的潛在顧客,這些人參與表演藝術節目的動機如下:

1.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表演藝術產業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頁94。

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統計2005-2006》(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頁405。

動機理由
  百分比

  對節目有興趣
主題吸引人
喜歡藝文活動
親朋好友推薦
陪別人去看
有免費票
消費娛樂
舒壓
其他

  52.0%
22.4%
19.3%
16.2%
15.6%
8.8%
7.7%
4.0%
5.4%

歷次調查都顯示,這三成多的欣賞人口中,北部都會、高學歷、高收入女性,20至40歲,未婚或已婚未有小孩,占有其中較大比例。3 但對於另外七成的「非觀眾」而言,過去缺乏可以親近表演藝術的方式,這部分其實也是目前為止團隊行銷再努力的方向;時代在變,口味也在變,文化不再只是小眾的活動。從以往經驗中約略得知,時間、興趣、資訊取得等,都可能成為非觀眾進入劇場的障礙,2009年文建會的消費研究調查中,則有明確數字瞭解這些非觀眾不踏進劇場的原因。他們所持理由如下:

動機理由
  百分比

  沒有興趣
沒有時間
沒有喜歡的節目
不知道有這樣的表演
其他

  32.7%
27.4%
23.3%
12.3%
4.3%

對照前兩項數據,「興趣」是主導民眾是否參與表演藝術節目的主要原因。至於民眾為何沒興趣、甚至從不關心表演藝術訊息,可以從焦點訪談中找到原因:許多民眾認為,沒有興趣是因為表演藝術節目看不懂、或不能滿足期待。

儘管可能從未進入劇場,臺灣民眾仍多半支持表演藝術。《表演藝術產業調查研究》顯示,表演藝術在臺灣民眾心目中的「使用價值」高達399億元,4 遠高過臺灣表演藝術的實際產值。而且,如果臺灣因為不景氣等原因必須減少25%的表演場次,民眾願意捐款維持原來演出規模的總金額高達79.6億元。5 2008年雲門舞集的排練場失火後,各界捐款金額高達臺幣5億元,是民眾支持表演藝術的一項證明。6 然而,民眾支持臺灣表演藝術的態度,與作為觀眾走進劇場的興趣之間,仍存在很大差異。

換個角度思考:對於普遍認同文化理想而支持表演藝術的民眾,如何讓他們感興趣而買票成為觀眾?答案是,觀眾需要「好」節目。只是對不同程度的參與者,「好」的標準並不相同;有人追求氣氛和效果,有人希望得到啟發或舒壓。以市場供應角度評估,政府單位應支持不同發展方向的表演藝術團隊和節目,分別滿足不同觀聽眾或族群的需求;除此之外,表演藝術團隊也可以思考如何開發不同的題材和型式,吸引觀眾循序漸進、培養興趣,讓這七成不進劇場的民眾,找到接觸表演藝術的「入口」。

另一個方向,則是找出潛力族群,設法誘導。觀察調查結果以及人口發展趨勢,有些現象必須注意:老年人口比例會逐年增加,而且未來的老年人和以往不同,將會是更注重生活品質的銀髮族。另一值得關注的群體是兒童,向下扎根要朝向更年幼的孩子、創造更密集的藝文體驗,以求在總人口負成長的環境中,透過增加觀眾人口比例的方式來拓展市場。

3. 例如文建會《文化統計2004》(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指出,音樂、戲劇、舞蹈類觀眾之中,「女性、年齡愈低、教育程度愈高、個人平均月收入愈高、職業為軍公教人員或學生者」,參與比例為高。

4.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表演藝術產業調查研究》,頁153。「使用價值」即民眾願意為了欣賞表演藝術付出的代價,代表臺灣表演藝術的潛在需求。在同一分研究中推估,目前臺灣表演藝術的年產值約為28.8億元(頁96)。

 5.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表演藝術產業調查研究》,頁132。

6. 但顯然,同樣情況發生在不同團隊,募款數字不會相同。這中間顯示了認同程度的差異,或是,顯示了團隊不同的品牌價值。

從70%的「非觀眾」中找到新市場

被忽視的族群:銀髮族

在2009年的調查中發現,60歲以上族群參與度,明顯較60歲以下的族群為低。重度參與者、輕度參與者、潛在參與者之中,60歲以上民眾的比例分別是9.0%、11.0%、11.6%,均是各年齡中最低。非參與者中,60歲以上族群占25.3%,又是各年齡層中最多。

經濟學者、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亞洲地區首席經濟顧問王月魂,在《閃耀中的銀髮市場──亞洲老年消費力報告》中指出,7 人類愈活愈長壽已是趨勢。日本初出嬰兒的預期壽命已達82歲;中國1950年代人口平均年齡40歲,2003年增到71歲。接下來幾十年是人類從末出現過的情形:更多老人,而且更有活力、更有消費力。亞太富裕地區包括日本、南韓、臺灣、香港、新加坡、澳洲的銀髮市場,2005年潛在消費量達8680億美元,2015年預估達1.5兆美元。新興亞洲的成長更為驚人,中國、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銀髮市場從2005年的1530億美元,到2015年成長到4300億美元,平均年成長率10.8%。

王月魂指出,老化不只是平均年齡提高,還有幾個趨勢:

  1. 高齡老人的壽命愈來愈長。人口學家估計高齡老人的人數將維持高成長率,2000年到2010年將增加50%,2020年較2010年再成長37%。主因來自高齡人口死亡率降低。
  2. 都市化。高齡化老人傾向居住在都市。都市的公共服務設施是否能夠滿足一直增加老人,則是一大挑戰。
  3. 出生率下降。人口高齡化的社會同時呈現出生率下降,年出生數減少,且有更多婦女晚婚或不婚。
  4. 婦女年齡平均較男性為長;亦即,老年婦女人口多於男性。而老年人口中,單身女性比例高過單身男性(男性再婚較多)。同時,高齡女性維持較高活力的社交生活,而且經常呼朋引伴。
王月魂引用中華民國政府的統計數字以及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的資料,預估臺灣老人族群的發展情況如下:
 
2005年
2015年
年平均成長
退休空巢族
120萬
160萬
2.9%
退休獨居族
110萬
140萬
2.4%
總數
230萬
300萬
2.7%

另外,他也預估臺灣65歲以上人口的「女/男比例」,2005年是0.92,將在2015年達到1.14,也就是高齡女性多於男性。臺灣到2015年,三分之二人口將居住在都市,都市和鄉鎮市的人口合計占95%,屆時臺灣將成為完全都市化社會。老人消費市場高度集中於都市,臺灣老人消費力在2005年近230億美元,假設臺灣GDP(國內生產毛額)年成長4%,到2015年,老人消費總額將達到475億美元。臺灣老人消費以旅遊和休閒活動最多,估計2015年將占消費支出的58%;其次是餐飲和娛樂,第三為購物與醫療。

上述趨勢數據顯示,銀髮族是被忽略的市場。過去被關注的參與者,正在逐漸老去;愈來愈多的老人,又是遭忽視的一群。不論文化公民權或市場開發觀點,銀髮族都是不容忽視的消費力量。

目前的銀髮族,成長的戰亂年代,缺乏接觸藝文活動的機會。而現今30至40歲世代,未來將是一批有完整教育和藝文欣賞經驗的銀髮族。屆時,他們欣賞藝文演出的興趣和需求,能夠持續、或獲得滿足嗎?

目前表演藝術參與程度較高的30至40歲族群,在20至30年後進入60歲;而60歲以上族群,數據顯示參與表演藝術程度最低。未來有兩種可能的發展:現在的高度參與者進入銀髮族群後,減少表演藝術參與;或是,這群消費者在20年後,形成一群高度參與表演藝術的銀髮觀眾。受到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的影響,表演藝術界應該期待,讓目前年輕族群對表演藝術的投入可以持續到老年。

以往針對銀髮族需求的討論,多半集中在安養、照顧、醫療等社會福利領域;未來新銀髮族群有足夠時間、健康和經濟能力參與演出欣賞。表演藝術團隊可以開始思考經營銀髮市場。事實上,銀髮觀眾並非只重視歌仔戲、京劇等傳統藝術,《人間條件》系列、《寶島一村》都出現許多銀髮觀眾。經紀公司舉辦老歌音樂會如蔡琴、江蕙,都呈現票房長紅。老年人呼朋引伴可以登山健行,也可以看表演、甚至到劇場和劇團當志工。只是,目前為他們提供的節目太少,張開雙臂歡迎他們參與的機會也不多。

除了開發銀髮族節目、引導銀髮族成為觀眾,也應該有更多體貼的設計照顧資深觀眾,比如觀賞地點的位置和交通、劇場進出動線設計、宣傳管道、節目手冊印刷字體大小、中場休息的時間長度等。此外劇院、音樂廳座位和走道寬度、洗手間數量、無障礙設施等,都必須考慮未來長期的需求預估,逐漸編列經費調整。新建劇院更必須正視人口結構改變,預先為銀髮族觀眾規畫有尊嚴的欣賞環境。

7. 王月魂著,林國賓譯,《閃耀中的銀髮市場──亞洲老年消費力報告》(臺北:財訊,2007年)。

兒少興趣的培養

2009年的調查顯示,兒少經驗和成年後表演藝術的參與有明顯關係,其中非參與者近半數在兒少時期未學習才藝、或12歲前未接受過表演藝術。調查也顯示,才藝的學習必須經過相當長時間,才能和參與程度出現明顯正相關。依此推論,成年後樂於欣賞表演藝術的「興趣」,並非兒少時期蜻蜓點水式接觸所能培養達到的效果。
過去被評定為具有特殊才能的藝術資優生,學校會施以隔離式教育,而有音樂班、美術班、舞蹈班等的設置。資優教育對於培育藝術人才確有明顯效果,然而,一般學生的藝術欣賞課程往往相當匱乏。教育政策必須考量整體社會的產業轉型,當工業生產轉向以知識和審美為主要技能的文化創意產業,教育內容也必須隨之調整。

目前藝術和教育的結合,已經由教育和文化單位推動中,政府必須進一步賦予專業表演藝術團隊使命,由團隊進入學校、以專業表演藝術訓練參與教學,提供學生機會體驗藝術之美,從而播下美育種子,培養未來一生的藝文興趣。

面對出生率降低的事實,透過學校或社區教育系統加強孩童藝術教育,已經刻不容緩。原因很明顯,考慮未來長期表演藝術觀賞人口,在總人口數量減少的趨勢下,必須提高參與的人口比例,才可能維持市場規模。另一方面,教育專家也主張表演藝術的欣賞和教育能夠啟發孩子的創意、學習面對人生問題,足見表演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政府計畫自2010年起推「藝文體驗券」,對表演藝術市場、藝術教育、未來觀眾的養成,都是前所未有的政策突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觀眾族群,過去因為聯考壓力等因素,國中、高中的青少年進入劇場成為觀眾的比例偏低,但未來「藝文體驗券」以學校和學生為發贈對象,小學五、六年級到國中、甚至高中生的市場,將會因此出現龐大的需求。目前臺灣的表演藝術節目,以小學高年級到國、高中生為觀眾對象的作品不多,尤其十至十五歲兒童和青少年最為尷尬,若不是觀賞為低年紀孩子設計的兒童劇,就必須選擇成人劇場的節目。目前已經有許多表演團體積極開發校園市場,未來青少年觀眾的需求,將是值得關注與開發的市場。

此外,今日兒童是與網路、線上遊戲、美國和日本卡通、甚至3D電影動畫一起成長,對新奇體驗的要求將高於過去。科技帶動娛樂工業快速成長,更多帶著新奇效果、身體感觀互動和聲光刺激的娛樂活動,將競爭觀眾的注意力和時間。舞臺演出的傳統呈現方式應如何充實內容、創新型式,吸引兒童或滿足他們的娛樂需求,將是向來以「手工業」方式出品節目的表演藝術團隊,所要面對的難題。

結 語

2010年1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表演藝術即將進入新的戰國時代。更多的補助或投資進入表演藝術產製,將催生更多作品;但是,如果不能有效擴大市場,供過於求的情形將更為嚴重,激烈的競爭和市場機制淘汰法則,將會對表演藝術節目的創作和供應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

過去依賴「補助」維持元氣的表演藝術團隊,最苦的是「要一塊給二毛」,活不好、倒不了,是最典型的「窮忙族」。要向上提升或擴大製作規模、追求品質和型式突破,不但取得資源困難,更怕實驗結果萬一不得評審委員青睞,反而影響來年補助額度。戰戰兢兢經營的結果,限制了團隊成長的可能性,也讓多年累積的經驗和能量難以爆發。

這些限制,在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提供新的資助管道後,都可能突破。例如票價折扣差額補貼、藝文體驗券等,將有助於擴大市場;未來文建會將推出依據團隊票房數字提供相對補助的獎勵計畫,如同政府鼓勵國片拍攝的方式支持表演藝術。目前已知文建會等政府部門也將著力鼓勵大型、更有商業市場的表演藝術節目與「定目劇」8 的製作。過去表演藝術團體熟悉的票房行銷策略、訂價策略、會員服務甚至節目製作方式,都可能因為新的政策而面臨改變。

相對於過去以政府補助為主的籌資管道,市場是更難以預料的變數。表演藝術團隊必須花費更多心思提升經營管理和行銷能力,追求票房成長的同時,也致力追求藝術品質提升,才能在變動的環境中迎戰未來。

8.定目劇是指於一個場地上,演出團隊進駐進行連續性的演出,猶如拉斯維加斯的太陽劇團那樣。

 

 

前言 常見問答集 Q&A 經營管理入門課 演藝團體輔助規則 藝文團體輔導規則
參考法規 相關表單 參考書目 常用服務通訊 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