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文化領導力論壇:重劃城市文化邊界—摘要紀錄

主題專案
PAA Projects
3

論壇三:不只是建築師──建築設計之上的社會永續發展

如果把居住空間視為城市文化的載體,那麼日常生活便是它的內容,而人則是作為系統內的使用者。「平衡城市、建築、居民三者間的相互關係」,是新一代建築師持續不斷探索的可能性,藉由走入老舊社區、觸摸既有建築、聆聽在地故事,實際感受新的設計會如何延續在這座城市中。

主持人:陳育貞 城鄉潮間帶有限公司創辦人
與談人:馬可.卡爾格蘭(Marco Casagrande) Casagrande Laboratory 負責人

本場論壇邀請城鄉潮間帶有限公司創辦人陳育貞擔任主持人,與Casagrande Laboratory建築團隊負責人馬可.卡爾格蘭,就都市活化及永續議題展開台灣與芬蘭跨國連線對談。

城市最早的形成是以自然條件為基礎,依賴大自然為生的農業城市是第一代城市。工業革命後,開發至上、與自然對立的工業城市是第二代城市。馬可在論壇中以「與自然共築的第三代城市」為主軸,經由一系列作品案例,分享他所提倡「第三代城市」、「都市針灸術」、以「在地知識」為本等建築理念。

馬可首先介紹他於200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地景作品《六十分鐘人》(60 Minute Man),他利用各種回收材料將一艘象徵工業化的廢棄船舶打造成一座小型森林,並以處理過後的人類有機排放物作為樹木養分,試圖藉著作品回應如何解決現代都市面臨的問題。「重點不在為它冠上建築設計、環境藝術或社會思潮等華麗稱號。對我來說,它就是個有機結構。」呈現出他對「第三代城市」的想像雛型。

《台北有機層》是2003年他受邀來台參與的寶藏巖聚落創作計畫,也是他嘗試以「都市針灸術」實踐第三代城市的作品。面對寶藏巖當時已被拆毀的外層房舍、菜園和連外道路,他形容「如同有機生命體的神經系統被破壞一樣。」他著手接回斷裂的神經,並透過與社區對話進行小規模改造。「寶藏巖是人造與自然共生的空間、是工業城市中的有機廢墟、是台北都市的一處穴位,」用點狀介入的方式活絡都市氣血,由內而外帶動周遭工業化環境的再生與蛻變。

延續農耕傳統、在繁華都會區裡種菜的無政府阿嬤們,啟發馬可更加看重「在地知識」,例如他接續分享的案例,2009年深圳香港建築雙年展參展作品《繭》(Bug Dome)藉助廣西建築工人的在地知識以竹編建造,或2014年台東廢墟學院的設計融入當地原住民與自然共生的智慧。陳育貞問到,這些在地知識有何共通之處?馬可認為,「在地知識體現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態度,」在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裡,「在地知識是底蘊深厚的一股反動力量,無政府阿嬤們便是由此掀起了都市生態的革命。」

反思現代城市的發展及問題,馬可強調,「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空間專業者必須屏除試圖主宰或隔絕自然的思維,才得以在違建、汙染等現存都市問題裡找到平衡的解方。陳育貞認為:「以往被視為弱勢、無用、頹敗的廢墟,在馬可的建築哲學裡正是有機、新生、環境生態永續的沃土。」如何活化都市生命力?運用都市針灸術,與自然共築的第三代城市不啻為目標藍圖。

- Explore and integrate resources in the performing arts industry -

探索、整合表演藝術產業資源 - 表演藝術聯盟
表盟粉絲專頁
+886-2-2362-2227 / paa@paap.org.tw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 版權所有